曾有众多旅客穿梭于此,深受文人喜爱的茑之细道。是一边接触流传下来的传说、历史、文化,一边享受不用翻越山岭就能体验“惬意散步”的路线。
这里是位于翻越旧东海道宇津之谷岭西口的地藏堂。创建年份不詳,但寺内有刻着宽文、元禄年号的灯笼,自古以来就作为守护翻山旅客安全和村民生活的存在而被信仰。传说地藏菩萨牵着牛鼻子上的缰绳驱动了原地不走的牛,对受困于割稻子的农民出手相助,所以也被称为“鼻取地藏”或“稻割地藏”。作为还愿的谢礼有供奉镰刀的风俗,佛堂里还保留着镰刀和农具。
查看详情“萝径(RAKEI)”意为“茑之道”,为慨叹因东海道整修,之前人流穿梭的小路被废弃,彰显曾经作为文学古道而繁荣起来的茑之细道,于1830(文政13)年建立了纪念碑。当时建在越过东海道宇津之谷岭的西口攀登处附近,现在迁移到坂下地藏堂的背面。
查看详情1910(明治43)年的暴雨致使木和田川上游的山体崩塌,下游一带遭受了巨大损失,因此为防止泥石流灾害而建成。采用的是“堆石坝(rock-fill dam)”的施工方法,根据形状也被称为“兜堰堤”。木和田川有8个堤坝,作为全国珍贵的历史性防砂设施已被收录为国家级物质文化遗产。
查看详情